广东“交通大会战”首年捷报频传

发布日期:2014-01-07



     “交通大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南粤大地交通建设快马加鞭。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广袤无垠的南粤大地上,广东迎来了“交通大会战”的丰收“第一季”:新开通的7个项目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穿越崇山跨越江河,为南粤的经济发展再添动脉;珠海、虎门跨入了亿吨大港的行列,5个亿吨大港彰显了广东水运大省实力;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等多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枢纽逐步建成,客运站新建的风雨连廊使旅客出行便捷和舒适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加快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省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改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便捷交通、人文交通、绿色交通、数字交通、平安交通共同发力,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形成助力。  
粤桂新增两条省际通道
“交通大会战”首年开门红
  在“交通大会战”的首年,广东交通建设取得了开门红。近日,笔者从省交通运输部门获悉,2013年,广东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项目7个共200公里。其中,梅大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新增大埔县通高速;二广高速公路怀集支线和云罗高速双东至榃滨段建成通车,新增2条与广西对接的省际通道。
  此外,去年还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13项共896公里,其中,粤东西北项目共6项592公里,出省通道项目3个,240公里。其他在建23项1781公里总体进展顺利,港珠澳大桥全面推进,海底沉管隧道建设突破“千米”大关,珠海连接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回顾2013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倾力关心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把加快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工作来抓,举全省之力打响打赢这场高速公路建设的“大会战”。
  去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2013-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提出,2013-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69项5464公里,总投资7226亿元。计划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840公里,到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8000公里,与陆路相邻省区各开通4条以上高速公路省际通道。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三大抓手”力促粤东西北发展,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在这场特殊的“大会战”中,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多次深入建设一线,现场督导高速公路建设,帮助解决建设难题。3月份,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刘志庚为总指挥的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各地级以上市市长为成员,形成了省市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的分指挥部。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推进高速公路规划建设。
  刘志庚副省长每周赶赴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督导协调解决具体事宜,跑遍了全省21个市。7月底8月初,刘志庚副省长还亲自带队赴桂湘赣闽4个相邻省(区)调研,对接出省通道项目。
  为了有序推进“交通大会战”,省交通运输部门报请省政府出台了2013—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明确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和资金需求,提出了大会战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并详细制订高速公路项目关键环节责任目标表,逐一分解目标、倒排工期、落实责任。
  对于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广东相关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从而使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加速加快进行。2013年,共完成2个国家审批项目和5个省审批项目共518公里的核准,以及7个项目初步设计、9个项目(18段)整体用地和3个项目先行用地的批复。
  在建设模式上,创新推行并出台“省市共建”方案。粤东西北地区新确定的省管高速公路项目,省、市按7:3的比例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盈亏。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新增财力每年安排50亿元5年共25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资本金,市级资本金正加快落实,全年交通筹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输入了大量金融“血液”。 
撤消21个收费站取消31个收费项目
“公交一卡通”与港澳互联互通
  除了高速公路建设,2013年,广东普通公路、港航、综合运输枢纽等方面建设也呈现“全面开花”之势,进一步夯实了普通公路和水运发展基础,为粤东西北基础设施建设与振兴发展“添油助力”。
  2013年,广东普通公路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了2.5万公里国省干线路面检测评价工作,以及投资29亿元的国道205线改造示范工程。县乡公路路网结构和通达水平进一步完善,危桥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5000公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
  港航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2013年共建成盐田港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4#泊位等11个项目,新增万吨级泊位14个。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码头工程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南沙港集装箱三期等14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珠海高栏港疏港铁路I期工程顺利开工。加快推进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崖门水道、海安航道等6个整治项目基本完成,顺德水道、西江等文明样板航道创建顺利。
  对于交通行业来说,道路运输服务能力是检验行业水平的重要“标杆”。2013年,全省道路旅客运输车辆达到16万余辆,高级车约占60%,车辆安全舒适性明显提高。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达到91.5万辆,专用化、厢式化发展趋势明显。
  人们普遍关注的“公交一卡通”则取得新突破,基本实现全省19个地市及港澳地区互联互通。广东交通运输行业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省公交车辆达到5.9万标台,公交运营线路9.1万公里,公交站亭8.4万个,全省公交日均客运量3500万人次,均居全国第一。广州、深圳、佛山共开行14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438公里,全省建成公交专用道1028公里。同时组织开展公铁联运,在汽车客运站推广建设风雨连廊,为旅客提供便利、舒适的出行服务。
  收费公路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全面整改收费公路年限超期、站距不足等问题。取消收费项目31个,撤销21个收费站,核减31个项目收费年限,减少收费公路里程651公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一张网”工作按省政府要求全力推进。
  省交通运输部门还以信息化为引领,着力推进数字交通建设。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信息平台(一期)如期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一张图”规划管理。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服务系统等四个信息化重大工程。推进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工作,13个地市177个客运站实现了与省联网中心平台联网。全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管系统逐步实现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并与客车IC卡进出站监管系统联网联控。
  全省道路运输一号通96990试运行以来,实现群众“零投诉”。完成网上办事大厅建设,18项行政审批事项,12项非行政审批事项(共计89个子事项)实现在线申报、审批。此外,还积极推进全国高速公路干线通信系统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综合监控中心大厅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西江86公里数字航道建设。 
运输行业转型发展初显成效
简政放权“试水”改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3年,广东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从而在行政审批、行业法规和标准规范、投融资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试水”,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对于普通公路和水运项目审批而言,协同省发改委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下放普通公路(桥梁)审批权限,路面改造工程回归养护工程属性,取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交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接审批建设方案,公路养护工程直接审批施工图设计。行政审批事项继续精简,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化达标(二级)评定的职能转移给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完成汽车客运站站级评定省级职能转移,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办事流程进一步理顺。
  行业法规和标准规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已印发全省执行。地方标准建设不断加强,出台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管理办法》、《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施工技术指南》、《广东省高液限土施工技术指南》等6个行业地方标准。启动了交通发展战略、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及智能交通顶层设计等研究工作。
  同时,广东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建设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省交通运输厅创新建设模式,广佛肇、兴华高速公路等项目实施“BOT+EPC”模式,积极探索武深、宁莞高速公路等项目按BT模式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高速公路建设。
  此外,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大力开展和推广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发。推广LED照明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推进建设材料循环利用。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工作。注重交通建设的生态效应,全年共完成1000公里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加快运输方式转型升级,推广发展绿色低碳交通。2013年,广东加快推动甩挂运输发展,全省甩挂运输车辆达到14.6万台,新增1.8万台,国家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达到11个,新增3个。推广中短途道路客运车辆使用LNG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公交领域的应用,目前全省已有17个地市共1万余辆公交车以新能源作为动力。
  2013年,广东水运结构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实现了从年初40%的企业亏损到年底85%的企业盈利的良好转变。同时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淘汰老旧小型船舶500艘/13万载重吨,投入30亿元新增和改造400艘船舶/60万载重吨运力,平均运力超过1500载重吨/艘。国内最大散货运输企业之一,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落户广东,国内仅有的两家LNG水运企业经营资格之一将由中海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取得。推进实施“珠江门户”战略,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重点积极打
留言反馈